今天是: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组织架构 动态信息 政务公开 互动交流 政策法规 登记管理 机关建设 资料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信息 > 本级信息
强化机构编制支撑 助力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
来源:[市委编办]   2024-03-13 11:59:00    字体显示:  

  全面建设人才强国,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近年来,市委编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义,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主动融入全市人才工作大局,为人才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体制机制和机构编制保障。

  一、坚持党管人才,凝聚人才管理合力。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市委编办坚持党管机构编制与党管人才工作有机融合,推动人才管理体制更加科学高效。一是健全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规范人才议事协调机构设置,优化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成员单位履职尽责的人才工作格局。二是完善人才领域机构设置。结合人才工作实际,加强市级人才工作机构建设,并将11个县(市、区)人才发展促进中心的机构规格确定为相当副科级,配齐配强人才工作力量。三是优化人才工作职能体系。树牢“管行业就要管人才、抓领域就要抓人才”的理念,加强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有关人才工作职能,指导相关部门将行业、领域人才队伍建设等职能纳入部门“三定”规定,推进人才工作职能、权限、责任法定化。

  二、强化精准供给,搭建人才引育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市委编办围绕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精准配置机构编制资源。一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巩固依标足额核定公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成果,核增中小学校事业编制,设立华师大附中、三明教育学院附属小学、市生态新城康养城幼儿园等市属学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会同教育部门开展破解中小学教师编制供需矛盾调研,调研课题获评全省机构编制优秀课题成果。建立教师编制周转池制度做法得到新华社等央媒关注报道,并被评为全市改革创新项目。二是助推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规范科技工作议事协调机构,加强科研发展规划等统筹协调职能。调整优化市农科院内设机构设置,相应增加人员编制用于补充科研人才,加快打造区域性一流农业科研院所。对接沪明合作项目,在全省率先出台《三明市新型研发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操作规范(试用)》,创新设立三明转化医学研究院事业单位法人,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9名,提升我市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相关经验做法在人民日报客户端上刊登。三是加强高端人才引育。建立市级人才编制周转池,专项用于市属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急需人才,已引进知名高校硕士毕业生11人。强化高端人才编制资源供给,吸引并接收21名党政类博士选调生到市住建局等部门工作,并在政策范围内协调配偶安置,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

  三、创新编制管理,优化人才用编环境。机构编制资源是宝贵的稀缺资源。市委编办坚持“瘦身”和“健身”相结合,创新管理思路和方法,加大统筹力度,发挥最大效益,切实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一是改革腾编,筑巢引凤。近年来,加大“小散弱”以及职责相近事业单位的整合撤并力度,将腾出的2550名事业编制资源向民生等重点领域引才倾斜,确保人才有编制、能引进。二是科学用编,招才纳贤。对机关事业单位的空编,原则上优先用于人才招引,发挥编制在招才引才工作的基础性作用。2021年以来,全市统筹开发招聘专业人员岗位7568个,其中紧缺急需专业人才岗位2988个,占比40%。三是畅通入编,优化服务。创新人才入编机制,建立市直部门单位高层次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入编“快速通道”,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办理效率。比如,为扩大公立医院用编用才自主权,在全省率先出台公立医院机构编制备案制管理办法,2021年以来,市属医院以备案方式引进医学类专业人才385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79人,占比21%。

收藏】 【打印】 【关闭
主办:三明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制作:三明市大数据和电子政务中心
  闽ICP备 2021011001号-1   闽公网安备 35040202000230号
欢迎您登录本站,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