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信息 > 外地信息
杭州从机构编制供给侧改革入手推动新名校集团化办学
来源:[中国机构编制网]   2019-07-18 09:14:00    字体显示:  

  名校集团化是杭州教育的一张名片。早在2004年,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面,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在全市实施名校集团化办学战略。到2017年底,全市教育集团从2004年的28个发展到356个,成员单位1333个,主城区中小学名校集团化覆盖面达82.3%,幼儿园覆盖面达74.3%

  但随着新老城区融合以及下辖县市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杭州新老城区学校之间,城区与下辖桐庐、建德、淳安之间,在教育质量、优质教育资源上的对比落差越拉越大。如何进一步缩小新老城区以及城乡之间的教育“时差”,成为杭州教育的必答题。

  近两年,杭州市从机构编制资源入手,推动优质资源供给侧改革,开启新一轮名校集团化改革:从县域均衡走向市域均衡。跨域突破、县域盘活、师资融通,杭州市把这一轮改革称为新名校集团化。

  名校出市入县

  近年来,为满足新城区居民对好学校、好教育的需求,杭州市区优质高中纷纷扩班,但还是无法满足全部的需求。而与此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桐庐、建德、淳安等下辖县(市)高中生源质量下降,教师流失情况严重。经市编办与市教育局、市公安局等职能部门共同研究分析,其直接原因是城市化进程加快,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县中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尤其是在浙江新高考强调综合素质评价的当下,县中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需求方面缺口较大。

  对此,杭州市以县中为试点,进行名校集团化模式创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城乡流动。

  为盘活县域教育资源,杭州市鼓励市属高中名校出市入县,在建德、桐庐、淳安三县(市),与县(市)高中组建紧密型教育集团,推动城区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向县(市)延伸。

  2015年下半年,桐庐中学正式加盟杭州第二中学教育集团,桐庐县分水高级中学与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签约合作办学。市属高中名校与县(市)高中在合作办班(设立桐庐中学“创新班”、分水高中“励志班”)、师资建设(名师工作站)、管理交流(进入领导班子参与管理)、竞赛和备考指导(竞赛教练专业指导)等方面深度互动。随后,杭州第十四中学与淳安中学、浙江大学附属中学与淳安第二中学、学军中学与建德严州中学也相继结连理。目前,杭州市跨区域跨层级市域普通中小学名校集团已有22个。

  由此,杭州市名校集团化办学打破了县域界限,开展城乡互动,杭州教育启动了由县域均衡向市域均衡转型的新名校集团化战略。

  教师跨层转编

  市内名校与县中的结盟,不同于原先较为松散的集团化办学形态,而是两校间建立起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名校长期稳定地输入大量名师资源,补足县中的师资短板。(如杭二中2016年即选派学校特级教师张永久、物理教研组长胡亦民、数学竞赛指导教师李鸽到桐庐中学任教。)

  输出名师,能更好发挥鲇鱼效应,促进教师交流,带动桐庐中学教师队伍的发展。名校名师资源的持续投入,也给家长们吃了“定心丸”,愿意让孩子留在县中读书,县中办学进入良性循环。

  而随着名校集团化办学战略的深化与发展,出现了牵头学校人员编制紧张,支教和本校工作难以兼顾的问题。输出教师的编制在本校,本校师资紧张,想要招人却苦于没有编制。而时任桐庐县委书记毛溪浩与杭州市编办、杭州市教育局的一次协商,为“天花板”的打开提供契机:创新教师编制管理模式,实现教师编制跨层级划转。

  经过商定,桐庐县腾出一定的事业编名额,划转至杭州市本级,专项用于两地间的合作办学、师资互派。

  为让更多教师跨城乡流动起来,杭州市编委办、杭州市教育局牵头协调桐庐、建德、淳安三地编办、教育、财政等部门,从当地教师编制中分别一次性划转271518名事业编制至杭州市本级。选派到受援学校工作的教师,在受援学校工作时间不少于一学年。若双方合作终止,则跨层级编制调整停止执行,相关事业编制从市本级重新划回原地。划转编制导致的超编问题,在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内部逐年消化。

  杭州市编办还与地方政府约定:划编后,名校输出教师的工资待遇还会保留本校待遇,而且当地政府也设立专项资金,解决交通、住房、激励等问题。市教育局会在教师职称评定上予以倾斜来激励名校集团化办学牵头校,并在财政上安排发展专项经费。

  根据杭州市编制跨层级划转协议,名校集团化办学的牵头校可以统筹使用划转的编制。学校可以用这些编制招录新教师,缓解本校运转压力,也可以根据结盟学校的需求,代招、代培新教师,为合作办学储蓄师资力量,更好地服务于集团化办学。

  正因为有这项政策的支持,市属名校愿意持续性派出精兵强将,所以合作办学才达到原来短时间、临时性的教师交流所不能达到的实质性效果。

  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先锋,杭州市目前碰到的问题,相信全国许多地方正在或在不久的将来也会碰到。杭州市目前正在进行的新名校集团化探索,相信也会对其他地区有所启发。

收藏】 【打印】 【关闭
主办:三明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制作:三明市大数据和电子政务中心
  闽ICP备 2021011001号-1   闽公网安备 35040202000230号
欢迎您登录本站,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