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习近平同志《摆脱贫困》一书有感
余迭荣
《摆脱贫困》一书紧紧围绕闽东地区如何脱贫致富、加快发展这一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制度、理念、观点和方法,如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滴水穿石”的精神、“弱鸟先飞”的意识、“四下基层”的工作作风等,深刻回答了推进闽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贯穿其中的是坚定的信仰追求、强烈的历史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务实的思想作风、辩证的工作方法,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特别是习近平同志在《摆脱贫困》一书的《跋》里说的一段话:“全书的题目叫做‘摆脱贫困’,其意义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富裕之路。”对于我们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围绕践行“念好发展经、画好山水画”这个工作主题,进一步破解机构编制工作中的难题,努力为推进我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高强有力的体制机制和机构编制保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攻坚克难就必须摆脱信念“贫困”。信念的高度决定人生的高度。坚定的信念是我们攻坚克难的精神支柱。信念是钢,无钢人难立;信念是脚,无脚人难行。信念是人的支柱,是支撑人站立行走的“拐杖”;信念是路标,是指引人正确向前不“迷路”的导航。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形象地把理想信念比作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一个人如果信念坚定,就能够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如果信念缺失,那么,其精神就要“坍塌”,思想就会“脱疆”,行为就会“出轨”。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个实验:科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心理试验。他们把跳蚤放在桌子上,一拍桌子,跳蚤迅速跳起,跳起的高度均在身长的一百倍以上,是自然界当之无愧的跳高冠军。科学家接下来在跳蚤的头上罩上一个玻璃罩,再让跳蚤跳,这一次跳蚤碰到了玻璃罩。连续多次后,跳蚤改变了跳高高度以适应环境,每次跳跃总保持在罩顶以下的高度。此后,科学家逐渐降低玻璃罩的高度,跳蚤总是在碰壁后主动改变自己的起跳高度。最终玻璃罩贴近了桌面,这时跳蚤已没有了跳跃的空间了,即使猛拍桌子,跳蚤连动都不动。试验持续一段时间后,科学家打开了玻璃罩。这时无论怎样刺激,跳蚤也不会跳了。本来跳蚤是跳高冠军,但是一次次的碰壁,一次次的打击,让它们没有了信心,即使去掉阻碍,它们也没有了当初那种跳跃的心情了。其实,影响跳蚤不能再跳的不是阻碍,而是那种“我没法超越”的信念!这就是心理定势,它是思维的一种倾向性,是长期形成的一种信念。想一想,我们的头脑中又有多少这样的“信念”在束缚着我们,让我们裹足不前!下面我们再讲一个有关眼睛意外受伤的女孩的故事:一个美国女孩一双眼睛意外受了重伤,她只能从左眼角的小缝隙看到东西。小时候,她喜欢和附近的孩子玩跳房子,但却看不见记号,只有把自己游玩的每一个角落都记清。这样,即使赛跑她也没有输过。正是凭着这股韧劲,后来她获得了明尼苏达大学的文学学士及哥伦比亚大学的文学硕士两个学位。她曾在明尼苏达州的一个乡村教过书,后来又成为奥加斯达·卡雷基的新闻学和文学教授。这13年间,她除了教书,也在妇女俱乐部演讲关于各种书籍,并客串电台谈话节目。她的自传体小说《我想看》轰动一时,成为畅销的名著。她就是过了50年如同盲人的日子的波基尔多·连尔教授。“在我心里不断地潜伏着是否会变成全盲的恐惧,但我以一种乐于面对的高度去面对我的人生。”连尔这样说道。终于,在她52岁时,经过现代医术的诊疗,她获得了40倍于以前的视力,她面前展开了一个更为绚烂的世界。有人认为成功依赖于某种天分,某种优越的条件,但是从波基尔多·连尔身上,我们看见的却是成功来自于某种缺陷及乐观力量带来的震撼。同样的困境,同样的际遇与磨难,有些人可能会很快垮掉,有些人却能站起来。其实,面对同一种境遇,谁也不比谁占一定的优势,关键是他的心境是否早早俯首于来自苦难的压力。这时,信念的高度就决定了他人生的高度,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总是以积极的信念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战胜自己的缺陷,而失败者却恰恰相反。因此,我们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不动摇,特别是要坚定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生的信念,在大是大非面前辨得明方向,在金钱物欲面前挡得住诱惑,在困难挑战面前经得起考验。坚定信念,就要做到“三个坚持”:一要坚持善于比较,跳出自己看自己,对照先进找差距,放眼全局定目标,努力在自我加压中超越自我;二要坚持勇于追赶,敢与强的比,敢跟快的赛,敢向高处攀,努力在奋发努力中见贤思齐;三要坚持敢于领先,在谋划上高人一招,在举措上胜人一筹,在运作上快人一拍,努力实现由“追赶者”向“引领者”的转变。
二、攻坚克难就必须摆脱思路“贫困”。思路决定出路,有什么样的思路,就会有什么样的出路。对于普通人,思路决定自己一个人和一家人的出路;对于领导者,思路则决定一个组织、一个地方,乃至一个国家的出路。思路正确打胜仗,思路错误打败仗,没有思路打乱仗。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个实验:自然科学家约翰亨利法伯曾经利用毛毛虫做过一次很不寻常的试验。这些毛毛虫总是盲目地跟着前面的毛毛虫走,所以它们又叫游行毛毛虫。法伯很小心地安排,使他们围着花瓶的边缘走成一个圆圈。花瓶的旁边则放了一些松针,这是毛毛虫最喜欢的食物。毛毛虫开始绕着花瓶走,它们一圈又一圈的走,一连7天7夜,一直围着花瓶团团转,最后,终于因饥饿与疲劳力尽而死去。在不到6寸远的地方就有很丰富的食物,而它们却饥饿致死,因为它们无法摆脱思维定势、打破常规、另辟蹊径。这个小实验的结果揭示了一个极为深刻的道理:如果无法突破习惯性思维,就很难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甚至只有死路一条。下面我们来讲一个把梳子卖给和尚的故事:一个营销经理想考考他的手下,就给他们出了一道题,把梳子卖给和尚。第一个人:出了门就骂,什么狗经理,和尚都没有头发,还卖什么梳子!找个酒馆喝起了闷酒,睡了一觉,回去告诉经理,和尚没有头发,梳子无法卖!经理微微一笑:“和尚没有头发还需要你告诉我?”第二个人:来到了一个寺庙,找到了和尚,对和尚说,我想卖给你一把梳子,和尚说,我没用。那人说经常梳头皮,不但可以止痒,而且还可以活络血脉,让头脑清醒,有益健康,结果和尚就买了1把梳子。第三个人:也来到一个寺庙卖梳子,和尚说,真的不需要。那人在庙里转了转,对和尚说,拜佛是不是要心诚,和尚说,是的。心诚是不是需要心存敬意,和尚说,要敬。那人说,你看,很多香客很远来到这里,他们十分虔诚,但是却风尘仆仆,蓬头垢面,如何对佛表示敬意?如果庙里买些梳子,让这些香客把头发梳整齐了,把脸洗干净了,不是对佛的尊敬吗?和尚说有道理,就买了10把梳子。第四个人:也来到一个寺庙卖梳子,和尚说,真的不需要。那人对和尚说,如果庙里备些梳子作为礼物送给香客,又实惠、又有意义,香火会更旺的,和尚想了想,有道理,就买了100把梳子。第五个人:也来到一个寺庙卖梳子,和尚说,真的不需要。那人对和尚说,你是得到高僧,书法很有造诣,如果把您的字刻在梳子上,刻些“平安梳”、“积善梳”送给香客,这样既弘扬了佛法,又弘扬了书法,老和尚微微一笑,就买了1000把梳子。第六个人:也来到一个寺庙卖梳子,和尚说,真的不需要。那人跟和尚说了一番话,却卖出了一万把梳子。那人说了些什么呢?那人告诉和尚,梳子是善男信女的必备之物,经常被香客带在身上,如果大师能为梳子开光,成为香客们的护身符,既能积善行善、又能保佑平安,很多香客还能为自己的亲朋好友请上一把,保佑平安,弘扬佛法,扬我寺院之名,岂不是天大善事?大师岂有不做之理?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和尚双手合十,施主有这番美意,老衲岂能不从?就这样,寺院买了一万把,取名“积善梳”、“平安梳”,由大师亲自为香客开光,生意十分兴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思路决定出路。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的克难致胜信念,破除经验性思维、习惯性思维定势,找准机构编制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理清攻坚克难的工作思路,不断开创机构编制工作新局面。理清思路,就要做到“三个把握”:一要把握上情就是要及时全面了解上级的重要决策部署和法规政策,把好工作方向,增强工作的前瞻性;二要把握下情就是要及时全面收集部门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和有关意见建议,掌握工作动态,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三要把握外情就是要及时全面查阅各地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好经验好做法,开阔工作视野,增强工作的创造性。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