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互动交流 > 研讨交流
周祖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不断增强做好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的政治责任和历史担当
来源:[《中国机构编制》]   2022-03-02 11:33:00    字体显示: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我们党成立一百周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贯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深刻回答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重大命题,进一步阐明了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的决定性意义,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目标和历史使命作出的政治宣言,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机构编制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原原本本学习《决议》,加深对全会提出的重大思想观点、重大论断、重大部署的理解,增加历史自信、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斗争精神,进一步激发做好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我们依靠党的坚强领导创造了百年辉煌,在新征程上,要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自觉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是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最可宝贵的经验。《决议》进一步概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内容的“十个明确”,第一个就是“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总结新时代13个方面的重大成就,第一个方面就是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上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概括我们党百年奋斗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指导意义的“十个坚持”历史经验,第一条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党的百年奋斗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我们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成功走向成功的根本政治保证。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首先在于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关键在于确立和维护党的领导核心,根本在于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回顾党的历史,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新阶段。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在政治上进一步巩固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全党已经空前一致地认识了毛泽东同志的路线的正确性,空前自觉地团结在毛泽东的旗帜下了”。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强调:“中央要有权威。改革要成功,就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规定,“全党服从中央,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的首要条件”。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我们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理论创新引领事业发展,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理论武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中央采取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重塑性的重大举措,全面、系统、整体加强党的领导,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得到有力保证。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确立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党章,这次《决议》鲜明提出的“两个确立”,是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特别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得出的重大结论,是把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不断推向前进的重要保证,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我们要深刻认识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理论指导,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根本性问题;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是经过历史检验、实践考验、斗争历练形成的,是时代呼唤、历史选择、民心所向,必须在做到“两个维护”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更加执着、更加真挚;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深化和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必须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以理论上的清醒保证政治上的坚定。

  机构编制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从根据地时期开始就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大力加强各级苏维埃政权组织机构建设,推动了苏区根据地的发展。抗日战争期间,从1941年至1943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根据中央指示开展了3次大规模精兵简政,裁减了百余个机构,党政系统脱产人员减少近三分之一。新中国成立前夕,党中央围绕政权组织形式、机构设置运行等进行了积极探索,在解放区领导创建了华北人民政府等人民民主政权,为新中国政权建设作了准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组建中央和地方的政权机构,并适应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不断优化党和国家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编制资源配备,开展了多次较大规模的机构和人员精简调整。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中央领导进行了6次较为集中的政府机构改革,其中有4次同时进行了党的机构改革,深刻转变了政府职能,精简优化了机构编制,理顺了党的工作机构和政府工作机构等方面的职责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做好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亲自谋划领导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对党和国家组织结构及管理体制进行系统性、整体性重构,从机构职能体系上把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到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党的十九大后,党中央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调整优化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更加科学,有效保证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牢牢抓住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党治国理政的根本,坚决贯彻党管机构编制原则,自觉服从服务于党的政治路线,把“两个维护”落实到机构编制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一要不断健全完善党对重大工作领导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办事机构运行机制,强化决策和统筹协调职责,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加强党政机构职能统筹,进一步理顺职责关系,减少多头管理和职责交叉,推动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的党政部门完善运行机制,整合力量资源,发挥整体效能。不断优化党中央职能部门职责配置,强化归口协调、统筹相关领域工作的职能,完善归口领导管理的工作机制和方式。二要不断健全完善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以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与时俱进深化机构改革,不断完善党和国家组织结构与管理体制,推动党的领导在职能配置上更加科学合理、在体制机制上更加完备、在运行管理上更加高效,以强有力的组织体系确保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三要不断健全完善从中央到地方运行顺畅、充满活力、令行禁止的工作体系。坚持“全国一盘棋”,继续推进简政放权,理顺职责关系,巩固地方机构改革成果,并为地方改革留出探索空间,确保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和国家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市场统一。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整合基层机构设置和工作力量,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动资源管理服务下沉,不断提升基层编制资源使用效益,努力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按照权责一致原则,深入开展规范垂直管理体制和地方分级管理体制研究,推动条块协同、管理高效。

  二、我们依靠人民群众创造了百年辉煌,在新征程上,要更加自觉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的事业接续奋斗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决议》开篇就鲜明指出,“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强调“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明确“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把“坚持人民至上”概括为十条历史经验之一,贯穿新时代13个方面的重大成就,号召“全党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学习贯彻好《决议》,就要始终牢记党的初心使命,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先锋队和主心骨,确保我们党守护的人民江山永不变色。

  回顾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为人民打江山、守江山的历史。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为党的宗旨,创立了群众路线,并确立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将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才能始终得到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才能带领人民群众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才能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抓起,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破题,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之一新;锚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取得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胜利;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使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矢志不渝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经过持续努力,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进一步树立,党心民心进一步凝聚,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许多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背后都同管理体制机制相关,需要在机构设置、职能转变、编制调整等方面下功夫。回顾党奋斗的光辉历程,从根据地时期的苏维埃政权建设,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民民主政权建设,各个时期党领导下的国家政权组织建设都鲜明体现着人民当家做主的思想。从延安时期的精兵简政休养生息,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机构改革着力转变政府职能、释放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增进人民福祉,这些都鲜明体现着人民利益至上的理念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尤其是新时代以来,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重点改革完善卫生健康管理体制和应急管理体制、加强退役军人保障体系建设、持续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配备等,为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供了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深刻总结历史经验,以人民为中心是机构编制工作必须坚守的根本立场和价值导向,为民谋利、为民解忧、加大重点民生领域体制机制研究改革和机构编制保障力度,是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立足点和出发点。

  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不断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用力办实事、解难题,以实际行动回答“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个时代之问。一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站稳人民立场,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想问题、做工作。自觉与《决议》对标对表,与“十四五”规划纲要精准对接,聚焦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大重点民生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和机构编制保障力度,进一步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来检验工作成效。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对“促进共同富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等重大命题,主动从机构编制角度深入开展研究。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说到就要做到,做了就要做好,确保实事办好、好事办实。二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坚持眼睛向下,注重从群众、基层中发现问题,善于到群众、基层中寻找方法,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尊重基层群众实践,用好基层试点这个重要方法,重大改革政策出台前坚持试点先行,鼓励基层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当前,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即将收尾,规范地方行政执法队伍人员编制管理试点正在推进,要加强跟踪了解和总结评估,及时研究解决共性问题,加强分类指导。继续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基层了解实情,加强调研成果交流和转化运用,同基层干部群众一道促改革、谋发展、解难题。三要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突出问题背后的体制机制问题。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革切入点,扎实做好政府权责清单编制工作,持续推进综合行政执法等各项改革,积极回应群众呼声,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助力破解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促进事业单位强化公益属性,加快补齐公共卫生、民生保障等领域机构编制短板,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将优化布局结构和完善制度机制统一起来,推进事业单位机构功能重塑再造和整体效能提升。

  三、我们依靠改革创新创造了百年辉煌,在新征程上,要更加坚定不移地促进改革服务改革、推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勇于改革创新,一直是我们党的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在中国革命生死关头,我们党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探索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突破苏联模式、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广义上讲都是改革创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领导解放思想、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孕育催生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一系列开拓创新,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历史阶段、历史任务,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两个大局”,统揽“四个伟大”,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积厚成势,再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完成了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开创了改革开放全新局面。《决议》在总结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成就基础上,将“坚持开拓创新”提炼为十条历史经验之一,强调“越是伟大的事业,越充满艰难险阻,越需要艰苦奋斗,越需要开拓创新”,号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我们要始终保持锐意进取的勇气和蓬勃向上的朝气,切实增强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责任和历史担当,勇于战胜任何艰难险阻和风险挑战,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党和国家机构建设和改革。从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适应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和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机构改革不断推进,实现了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机构职能体系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机构职能体系的重大转变,构成了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和国家机构、党的组织体系开展了一系列重大改革,特别是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作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大部署,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统筹党政军群各类机构,贯通中央到地方各个层级,改革力度规模之大前所未有、涉及范围之广前所未有、触及利益之深前所未有、推进之平稳成效之显著前所未有。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推进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的工作永远不会结束。“十四五”时期,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关头,必须更加精准地谋划推动改革,更加注重战略统筹和系统集成,更加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推动新发展阶段改革取得更大突破、展现更大作为。

  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坚定改革信心,始终保持敢于直面矛盾、敢于苦干实干、敢于攻坚克难、敢于担当作为的昂扬精神状态,从机构编制工作角度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一要胸怀“国之大者”。时刻关注党中央关心什么、强调什么,紧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把牢改革目标方向和实践要求,谋划好新发展阶段机构编制工作,更好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突出问题导向,从工作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入手,积极研究和推动解决深层次体制机制矛盾。比如,围绕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高效组织体系等开展系统深入研究;围绕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服务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协同部门做好相关领域体制机制改革,为人才工作发展提供机构编制服务保障;围绕国家有关重大战略实施,稳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行政体制改革和雄安新区体制机制改革,等等。二要强化系统观念。在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的大盘子里,统筹研究各领域机构改革问题,注重改革的关联性和耦合性,促进机构改革与其他领域改革之间的政策配套衔接,防止提出的改革建议、推出的政策措施出现单兵突进、顾此失彼、甚至互相抵触的现象。深入贯彻“严控总量、统筹使用、有减有增、动态平衡、保证重点、服务发展”的总体思路,坚持瘦身与健身相结合,进一步探索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的有效途径,加大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统筹使用力度,充分发挥现有编制资源使用效益,更好保障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三要发扬斗争精神。改革面临的矛盾问题越多、难度越大,越要发扬斗争精神,坚定斗争意志,掌握斗争规律,增强斗争本领。要敢于直面问题,坚定攻坚克难的勇气和信心,主动作为,主动谋事,加强基础性前瞻性研究,做好政策储备。要不断强化规矩意识、规则意识,始终坚持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坚决维护机构编制工作权威性和严肃性。要讲求工作方法和策略,充分掌握情况,准确把握政策,制定改革方案善于调动积极因素、形成改革合力,实施改革举措把握时机节奏、稳妥有序推进。

  机构编制部门要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好从历史进程中洞察历史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大势,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理想信念,忠诚履职尽责,推动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周祖翼 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收藏】 【打印】 【关闭
主办:三明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制作:三明市大数据和电子政务中心
  闽ICP备 2021011001号-1   闽公网安备 35040202000230号
欢迎您登录本站,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