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政策文件
中共三明市委 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明市推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
来源:[市委编办]   2022-06-28 09:07:00    字体显示:  

三明市推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发改振兴〔2022〕424号,以下简称《方案》),扎实推进示范区建设,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来明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继承发扬老区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激发内生动力,扬优势补短板,推动三明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迈上新台阶,打造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样板。

  二、工作目标

  到2025年,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经济指标位居全国革命老区前列,增长潜力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继续探索引领林改、医改等改革创新,在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做法。到2035年,三明市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城乡发展更加协调均衡,在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扩大双向开放、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示范引领作用。

  三、重点任务

  (一)实施绿色低碳发展行动,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走前头、作示范

  1.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深化河湖长制,实施重点流域水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实施三明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修复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推动宁化等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建设。开展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治,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实施尾矿库综合治理和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

  2.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林改再出发,以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建设为抓手,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价机制,发展绿色金融,推动建设林业产权交易中心,深化林票制改革,开展国家储备林建设。探索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促进生态保护修复的产权激励机制和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积极对接中国农业大学,争取合作共建生态研究所。

  3.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制定实施三明市碳达峰行动方案,推进低碳城市建设,打好绿色经济发展攻坚战役,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加快传统行业绿色化改造,建设一批绿色工厂和园区,实施钢铁、水泥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和产业园区循环化、低碳化改造。加快新型绿色建材产品研发生产,推动三元区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培育新型储能等新能源产业发展。

  (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行动,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上走前头、作示范

  4.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加强与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等科研院所、知名高校、行业协会合作,共建省级以上创新中心(平台)、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和创新成果转移转化产业孵化园(示范区)。建立健全吸引留住人才的政策措施,积极申报重大人才工程和引智项目。打好重点改革攻坚战役,纵深推进改革创新。打好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役,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全力打造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的“便利三明”。

  5.培育和增强特色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着力构建三明“433”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钢铁与装备制造产业提质增效,发展轻合金产业,建设高端绿色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积极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汽车电子零部件和自动化系统与生产线集成服务等项目。推动氟、石墨、稀土等新材料产业倍增发展,培育建设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加强永清石墨烯研究院、石墨和石墨烯产业园等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争取有关科研机构在三明设立区域总部和氟新材料技术研究院。规范开展稀土采矿证申报、稀土冶炼分离项目建设,争取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

  6.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在全市部分重点行业和领域,布局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探索发展卫星应用产业,加快建设网络生态治理与网络信息安全产业园、金融安全智能产业园,大力发展数字治理、数字应用等产业。

  7.强化重大项目拉动。深化“五比五晒”活动,打好重点项目攻坚战役,推动重大产业、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社会民生等项目建设,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加强与中央企业合作对接,争取中央企业区域总部落户三明。

  (三)实施城乡协调发展行动,在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上走前头、作示范

  8.完善城镇建设新格局。加快老城区、老工业区、老旧小区改造,积极申报海绵城市和城市更新试点示范,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三明市区与沙县、永安组团发展,全面推进“两区五新城”建设,提升中心城市辐射集聚能力。打好城乡品质提升攻坚战役,推动永安、沙县等地开展县城补短板强弱项工作,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鼓励新阳中心片区区域联动联合发展。

  9.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乡村振兴再出发,实施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建设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打造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农业产业强镇。做好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积极对接中粮集团等中央企业,合作推动农林等领域创新发展。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推行“156”乡村建设工作机制,加快推进村庄规划编制,推行“房长制”,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建立健全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加强传统村落保护,争取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项目支持。开展数字乡村试点,推动同步规划建设千兆光网、移动物联网等项目。加快建设闽江干流、闽江治理(三明段)防洪工程和中小型水库、塘坝等项目,开展小型水库管护政府购买服务标准化建设,加强山洪灾害防治体系建设。

  10.发展壮大特色富民产业。做大做强绿色优质特色农业品牌,开展特色农林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推广,加快培育发展小吃、种业、生态茶、特色林下经济、花卉苗木、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富民产业。推进沙县小吃产业发展再出发,推动沙县小吃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种业,争取建设省级以上杂交水稻重点实验室、水稻生产与繁育研究所,建设稻种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四)实施合作交流促进行动,在扩大双向开放上走前头、作示范

  11.建设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加快培育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加大普速货运铁路路网建设和改造升级力度,积极向上对接推进鹰厦线城区外绕改线、昌福(厦)高铁等项目。提升三明机场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序推进通用机场建设,对接争取低空空域开放试点。实施高速公路“三扩二提一融”工程,推动国省道公路、疏港公路、红色旅游公路和闽江沙溪高等级航道建设。提升陆港和公铁联运物流基地功能,鼓励发展公铁、公水等多式联运。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创建。

  12.加强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深化与上海对口合作机制,加强与北京对接合作,积极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福州都市圈建设。开展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闽东南、成渝汉等城市的常态化交流,打好“大招商招好商”攻坚战役,深化驻点招商。发挥侨资侨智侨力作用,实施“明商回归工程”,推动明溪县欧洲进口商品交易中心建设。

  13.创建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积极创建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加强乡建乡创、农业、森林康养等领域合作,加快推进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永安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等建设,建立两岸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交流机制,建设台湾青年创业基地,提升海峡两岸(三明)林业博览会等经贸展会功能。

  (五)实施民生保障提升行动,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上走前头、作示范

  14.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设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争取“八一爱民学校”援建项目和“国培计划”倾斜支持。推动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群,鼓励职业院校对接产业发展需要,与企业、园区共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建设职教园区。支持三明学院列入“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和“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扶持高校,申报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申报建设现代产业学院。

  15.构建新时代健康保障体系。推进医改再出发,持续推进“三医联动”综合改革。发挥三明全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推广基地作用,开展医改经验交流与培训。推进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推动与国内知名医院合作共建医联体,加强临床重点特色专科建设。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应用及智慧医院项目以及治未病中心、城乡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推动远程医疗向乡村覆盖。完善传染病预防控制体系,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推动医防协同融合和疾控机构综合改革工作,建设辐射周边的卫生应急综合基地。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逐步建立中西医多学科诊疗体系,探索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完善稳健可持续的基本医疗保险筹资运行机制,合理安排医疗救助资金,对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分类分档资助。

  16.提升社会保障和体育事业发展水平。扎实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推进托幼一体化建设,完善普惠婴幼儿照护服务,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体系。争取纳入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合理制定并适时调整城乡低保标准。发展户外运动产业,规划建设国家蹼泳、举重、皮划艇、橄榄球等运动训练基地,积极承办全国性、区域性体育赛事活动,支持公共体育设施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推进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

  17.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打好“平安三明”建设攻坚战役,建设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开展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推动基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健全社区治理和服务机制。推进智慧广电、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区域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综合应急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园,创建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打造国家应急装备物资储备库。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完善重点森林火险区防火道路与监测预警、航空消防等基础设施,建设南方林海山区(三明)航空应急救援基地。

  (六)实施红色文化传承行动,在精神文明建设上走前头、作示范

  18.打造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开展“大爱三明”主题活动,持续提升完善“满意在三明”品牌。完善全民参与全民提升的文明实践机制,深化推广市民文明积分制改革,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培训。用好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品牌,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三明样本”。

  19.建设魅力红色之城。加强革命遗址遗迹保护利用,深入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三明段)等项目建设,积极申报国家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英雄烈士纪念设施。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讲好红色三明故事,推出一批红色文艺作品、红色精品课程。加强红色文化宣传,提升“风展红旗如画”品牌。优化提升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一批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争创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实施红色基因数字化传承基地建设,推进红色基因数字资源库、长征文化时空大数据平台等项目建设,打造泰宁等红色影视拍摄基地、文学创作基地。

  20.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加强对客家文化、闽学(朱子)文化、抗战文化等特色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持续推进万寿岩等重要遗址考古研究和保护利用,传承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加快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发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作用,实施文化惠民活动,推进“书香三明”建设。培育影视制作、传媒出版、音乐创作等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三明市推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统筹协调组、推进落实组、督查考核组,具体负责示范区建设日常工作。各县(市、区)也要建立健全相应的领导协调机制。

  (二)强化责任落实。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打好基层党组织能力提升攻坚战役,服务示范区建设工作。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要明确责任分工抓好落实,制定出台推进示范区建设的具体方案,研究提出具体举措和工作目标,并明确各年度推进重点任务。

  (三)积极对接争取。加强与国家、省相关部门沟通衔接,加大精准对接力度,努力探索经验、引领示范,在政策、规划、项目、资金等方面争取更多支持。

  (四)开展督促考核。市委、市政府将定期听取推进示范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定期组织开展督促检查。同时,将推进示范区建设工作纳入全市年度绩效考评、“五比五晒”等综合考评范围,并注重加强一线考核,强化结果运用,对表现突出的优秀干部进行跟踪培养,对在推进示范区建设中表现优秀的单位和个人,予以正向激励。

  (五)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宣传报道力度,通过报纸、电视、网站和“两微一端”等媒体开辟专题专栏,全方位多角度跟踪报道推进示范区建设情况和取得成效,及时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做法。

收藏】 【打印】 【关闭
主办:三明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制作:三明市大数据和电子政务中心
  闽ICP备 2021011001号-1   闽公网安备 35040202000230号
欢迎您登录本站,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