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探索县乡医疗卫生一体化体制改革模式 _ 外埠动态 _ 三明市委编办
探索县乡医疗卫生一体化体制改革模式
时间:2015-04-28 10:54 浏览量:889
 

         (本文在中央编办综合司关于接地气一招鲜见实效创新做法征集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改革管理创新年”活动开展以来,安阳县编办充分发挥创新体制机制、服务科学发展的职能作用,积极探索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新思路,切实履行机构编制部门工作职责,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河南日报》、《健康报》共10余次在头版及显著位置报道了安阳县医改工作,并充分肯定了安阳县县乡一体化卫生体制改革的“安阳模式”。20111218日,安阳县医改被列为全国“2011医院改革十大创新行动”之一。2013922日,在北京“公益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上,安阳市做了题为《关于安阳县医疗卫生县乡一体化体制改革研究》的典型发言,改革经验在全国得到推广。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田庆丰教授说:一体化改革的方向无容置疑,“安阳模式”具有开创性,极有可能成为一个标本!

  “四项问题”催生医改决心

  安阳县现有人口94.15万,绝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农村。县域内共有28家公立医疗机构。改革前,由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乡镇卫生院人才匮乏等原因,安阳县卫生事业存在四个突出问题:一是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弱,二是医疗服务能力差,三是管理模式乱,四是医疗资源布局不合理。无序转诊、无序竞争现象较为严重,县医院门庭若市,卫生院门可罗雀,发展很不均衡,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较为突出。尤其是乡镇卫生院引人难、留人难、育人难,成了制约安阳县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瓶颈。

  为关注民生、破解难题,县编办站位全局,主动牵头,会同卫生、人社、财政等部门组团外出考察学习,并结合实际,初步制定了《安阳县县乡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改革意见》。为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县委主要领导多次听取编办工作汇报,多次召开编委会会议,专题研究医疗卫生县乡一体化建设工作。201133日,本着“适度规模、优化结构、合理布局、提高质量、持续发展”和精简、效能的原则,正式确定了《安阳县县乡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改革意见》,拉开了县乡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序幕。

  “三个五”确立医改框架

  安阳县医改具体做法是,坚持“五个不变”(县乡镇机构设置和行政建制不变、编制不变、供给方式不变、职能不变、独立法人地位不变)的原则下,立足“五个统一”(人事统一、财务后勤统一、资产统一、业务统一、药品统一),实施“五项制度”(公开选聘制度、绩效考核制度、专家下沉制度、分级医疗制度、基本药物制度)。在“三个五”的框架下,在县城西部组建安阳县总医院,以县第一人民医院为中心,将第三人民医院和西部12个乡镇卫生院整合并入安阳县总医院。在县城东部组建安阳县中心医院,将第二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县直医院和7个乡镇卫生院,整合并入安阳县中心医院。成立隶属县卫生局管理的安阳县医疗机构药品管理中心。

  一是统一人事管理。总医院、中心医院和所属成员单位人员编制保持相对稳定,实行全员聘任,定编定岗不定人,实现县到乡、乡到县、乡到乡的多向流动。

  二是统一财务后勤管理。总医院、中心医院对下属各成员单位的财务进行统一管理,财务人员统一调配。后勤物质供应、设备维修等统一管理,统一采购配送。

  三是统一资产所有权。总医院、中心医院制定统一的资产管理办法。各成员单位资产负债保持相对稳定,并对外承担民事责任。

  四是统一业务管理。医疗业务由县总医院、中心医院统一管理,做到规章制度统一、技术规范统一、人员培训统一、业务指导统一、工作考核统一,落实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

  五是统一药品耗材管理。各分院每月将药品采购计划报总医院、中心医院审核后,集中向县医疗机构药品管理中心上报使用计划,由该中心负责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结算。

  一体化理顺了管理体制

  医改首先解决了用人机制问题。定编定岗不定人的用人管理方法和岗位管理机制,可以使职工在总医院和中心医院范围内根据工作需要任意流动。整合初期,县总医院制定了医生包乡制度,选派30名高中级职称医师每周到各卫生院坐诊,每3名医生长期固定包一个卫生院,10名优秀护师分别到卫生院挂职担任护士长。建立了上下级住院医师互动作业和双向转诊长效机制,实现了技术下沉、人才下沉、服务下沉目的,打破了乡镇卫生院引人难、留人难、育人难的瓶颈。同时,也合理有效地利用了医保资金和新农合资金,使群众平时少得病,得病有保障,治病少花钱,看病更方便,形成了大病、重病在总院,小病、常见病在分院;大手术到总院,小手术在分院;急救治疗在总院,康复护理在分院的就医格局。既方便了群众就医,又减轻了患者就医负担,让全县老百姓、特别是西部边远山区群众切实享受到了医改带来的实惠。

  医改解决了业务管理问题。整合的另一个优点是畅通了管理渠道。医疗业务统一管理后,明确了发展目标,突出了质量标准,细化了考核方案,建立了激励机制,强化了双向转诊,做到了规章制度统一、技术规范统一、人员培训统一、业务指导统一、工作考核统一,标牌标识统一、规划布局统一、科室设置统一、设施配套统一,同时也有效地落实了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对推动信息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

  医改惠民生暖民心

  通过资源整合和机构重组,把供应和需求有机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实现了县级龙头医院组合乡镇卫生院、带动村卫生室发展的良好局面。医疗服务的重点从县到乡到村得到了全面加强,使病人离优势资源更近,看病更方便、更优惠。通过改革,改变了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割裂的现状,实现了资源和服务的合理流动,使优势资源利用达到了最大化。一体化改革实施后,20121-4月与去年同期相比,总医院业务收入由原来的2279万元增加到2726万元,同比增长20%10个乡镇卫生院业务收入由原来的476万元增加到958万元,同比增长101%,其中磊口卫生院由原来的13万元增加到66万元,增长408%,许家沟卫生院由原来的19万元增加到64万元,增长237%

  为老百姓排忧解难是医改的出发点,也是医改最终要解决的问题。医改后,总医院深入西部10个乡镇进行了50多次大型义诊活动,把医疗服务送进了百姓家门,送到了百姓炕头,计接诊患者3万人次,直接经济投入15万余元,为老百姓减免医疗费用70多万元。同时,总医院科学适度调度富余资金,集中精力办大事、急事、关键事。其中,着力完善乡镇卫生院急诊急救功能,提高医疗水平,让老百姓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不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安阳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编办主任张新民颇有感触地说:“衡量医改的成效,不仅仅是整合机构、调整编制的问题,关键是理顺体制机制,看人民群众是否享受到了医改的成效。”

  安阳县卫生局局长李庆祥说:“实施县乡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就是要建立县乡统一的医疗资源,把优秀医疗人才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

  老百姓说:现在卫生院的条件比以前好多了,跟县医院没什么区别,看病既方便又省钱,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和好处。

  报送单位:河南省安阳县编办

  执笔人:吴永伟 潘小伟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